一般母婴店所售商品按需求人群划分孕妇专区、新生儿至12个月以内宝宝专区、13-----24个月宝宝专区、25个月以上宝宝专区。把每个专区划分为食品类、保健品类、用品类、快消品类、玩具类、车床类与服装类等等。而根据消费者的需求特点与耐心程度以及消费者选购商品的份额来看,食品类、快消品类应该放在店里最里面的地方。
总体上按照:“小在里,大在外”的基本原则,还有把食品与保健品分开摆放,把用品与玩具分开摆放。
大多数人可能都看到过,有些店,商品整整齐齐的摆放着。但一问销售情况时,才知道商品的销售却很一般。很多人不解。
然而,这种整齐的摆放正进入了让顾客选择的误区。
当一种类型的商品,品种达到5种以上时(配方奶粉等快消品除外,因为是主食,并且是顾客主动选择的商品),顾客就会不知道如何选择而苦恼。而销售人员再说不出个所以然来,那就会造成顾客的做出最终购买哪种商品的决策障碍。
而当顾客不知所从时,她们的更多的做法就是暂时不购买,问问身边的朋友与专家再说。这就是为什么朋友们的推荐比销售人员推荐更重要的原因了。
另外,在销售过程中,商品的摆放也能增加顾客的购买欲望的。
很多商家喜欢在店里进行大排面的摆放,以此来吸引顾客的注意。而这只能是吸引顾客的目光,做一个形象广告而已。
营销专家们通过多年的观察发现:在大型卖场及专营店当中,缺货的商品往往更受顾客的喜爱,销售得更多。
当营销专家们,做了一个试验,把某些不畅销的商品做一个缺货式的摆放时,销售量也不断的增加了。
营销专家把这种摆放方式叫“缺货式摆放”。
根据心理学发现,当顾客看到一种商品的排面上,出现了很多的空缺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这种商品很畅销,而很畅销的商品往往质量很好。所以也就跟风购买了。但这种缺货时摆放不能同时应用到所有商品,如果全部都是这种摆放的位置,那就说明了是故意行为了。
再者,当一个店内的顾客很多时,销售人员也可以进行对特有商品的不断上架增加摆放面积来引起顾客的注意。也能增加顾客对这种商品的购买机率。